爱好读书,不善交往
生性敏感,无毒无害
乐天派里的杞人
厌世者里的笑星
传统但不保守,先进但不激进
做事计后果,有话好商量

伊甸园的星尘

“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

 

你想要否认上文吗?也许我们可以问几个问题。

 

一、我是谁?

这样的问题似乎很小儿科,幼儿园入学,四面八方的小朋友和老师们就会问我:“你是谁?”我可以大声报出我的名字,礼尚往来地问问对方,“你是谁?”可这很明显不是一个问题,题目问的是:“我是谁?”或许我可以理所当然地说:我是父母的孩子,是妹妹的姐姐,是朋友的朋友,是老师的学生,是社会的成年公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但这一切只是一些关于“我”与周边其他种种关系的定义,只是一种再笼统不过的泛称。如果有一个别的人,她刚好生活在一个四口之家,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妹妹,一两个知心的朋友,一些教育他的老师,恰好也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刚刚成年,有一些看起来遥不可及却又在拼命追逐的理想,那么,她就是我。如果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那她们都是我。

是这样吗?显然不是。“我”还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比如,我喜欢听轻音乐,我偶尔会逃掉不喜欢的课,有时候心血来潮会说疯言疯语……我不相信会有一个“她”也是如此,可正如我不确定有这样一个“她”一样,我也不能确定就一定没有这样一个“她”。那么,“我”依旧不是唯一的。“我”具有泛指的意义,当你说“我”时,你指的是你自己,而你想要称呼我时,你用了“你”这个人称代词。

很奇妙不是吗?你说的你是我,你说的我是你。

但是,我到底是谁?这是一个有很多种答案的问题,你可以像上文那样给出伦理或政治上的作答。但同样,你也可以给出生物或文学上的回答。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我们开始思考这个我们回答过无数次的问题,开始意识到它不是在询问我们在人世间或宇宙间的一个代号,而是引导我们去质疑和发问。当你开始否认你自己对于“我”的定义,你可能感到迷茫,正如几个小时前的我一样,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迷茫——白兔细毛尖端的迷茫——总比安睡在兔子皮毛深处的不闻不问要好。

所以,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没有答案,也是无穷尽的答案。

 

二、世界从哪里来?

不同于上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似乎很少被提起。小时候我们也许会这样问,然后得到大人们一个模棱两可的敷衍,长大了我们不再问,于是连同发问的记忆都逐渐褪色消失了。但今天,我再次提出这个问题,试图寻找儿时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世界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也许可以等同于地球从哪里来,但很明显二者又完全不同。没有人的地球算世界吗?即使有了人,世界就形成了吗?山顶洞人的时代世界形成了吗?于是我突然想到,世界一定有那么大吗?我可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公认的世界,即由很多国家很多民族组成;一个是我自己的世界,我认识的人,我接触的事情构成我的世界,我不知道遥远地方发生了战争或者瘟疫,那么这些东西就不属于我的世界。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很多世界,比如我的内心,我的幻想,他们显然并不涉及联合国,也与爸爸做的晚饭无关,它是储存我的奇奇怪怪想法和感情的场所,那它是不是也是个世界呢?或者一款游戏,我在里边建造房屋,经营庄园,保卫游戏里的一切,那这个游戏是不是也就是我的世界呢(并不局限于《我的世界》这一款游戏)?又或者别人或我自己笔下的我(就像苏菲的世界),我(或者他人)指挥我一举一动,做事思考,那这些是不是也是我的世界呢?

这似乎比“我是谁”还难以回答。我连世界都不知道是什么,就要研究它的来源。几乎不亚于让我研究“七五”的家在哪里。

别问我七五是什么,随口编的。就像世界,也是人们编出来的概念。

那么,我要交白卷了吗?还是像第一个问题那样给出一个无穷尽的答案?

所以,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和第一个一样。

 

看到这里的人也许要生气了,什么嘛!起码《苏菲的世界》还给我们讲了哲学史,你在干什么?讨打吗!

没错,这是一篇关于《苏菲的世界》的随笔,也许我应该留一些字数来讲讲这本书。但抱歉,我思考上两个问题太久了,以至于打开文档就写了这些。或者是我的作者让我写出这些的?鬼知道呢。或许我该写一句——该换行了!

《苏菲的世界》早就列入了我的书单,备忘录标了两个小字——哲学。我还记得高三学哲学时的感觉,那时老师专门找了一节课让全班同学轮流回答三个问题,其中有两个就是我上文提到的。我不记得自己答了什么,只记得老师摆手让我坐下,说,听我说完她更不懂了。看来我依旧没有长进,一年多之后,我依旧给不出明确可感的回答。但比起那时囫囵吞咽死记硬背世界观和方法论,我觉得自己有所进步。

起码我开始动自己的脑子,而不是借用书本上寥寥几位哲学家的理论了。

关于《苏菲的世界》,我最喜爱的有三点。

首先是它讲述的哲学史的知识,如果不是哲学专业的学生或者对哲学不感兴趣,我想不会有人去找系统的哲学史来了解,而这本书比较系统和条理地介绍了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和他们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说一些,是因为它并不完全,就像历史教科书会有所取舍有所考量一样,这本书也只能说是介绍而非专门的研究。这符合它给中学生看的定位(我也是不久前才知道这居然是中学必读,可以说教育发展比我中学时进步多了)。

其次是它的介绍方式,作为对文史哲都很感兴趣的文科生而言,哲学是我最读不下去的一门学科,仅次于文学理论(我的论文在尖叫),但这本书的介绍方式很容易让人读进去,因为它采取的是书信体(前半部分)和对话式(后半部分),其中“哲学家”艾伯特作为“老师”,讲述时为了只有十四岁的“学生”苏菲,会举很多通俗易懂的例子,当把高高在上或者遥不可及的晦涩理论拉至眼前的一花一草、一鸟一兽,或者就是你和你的家人朋友,遥远的哲学世界被赋予现实的色彩,变得脚踏实地,一切都容易起来。同时苏菲也会提出很多问题(也是我在阅读中产生的疑惑),在一问一答的往来中,那些哲学理论并没有因此而减轻分量,甚至因为其结合实际而增加了质感。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即使举了很多例子、有很多有趣的结合,你还是会遇到无法理解或者陷入迷惑的情形,而这是无可避免的,因为正如书中所讲,很多哲学家的理论是相异甚至完全相悖的,历史也许会给出最终的胜负证明,但时代的局限性让我们无法站在当时的立场上去指责和批判,于是我们可能感到矛盾和撕裂感,想要放下书不再看。哲学就像一扇门轴生了锈的大门,我们在尝试进入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阻碍,还伴随着令人牙酸的吱呀声,这让我们头疼欲裂,于是我们选择掉头离开,不再好奇门内的世界(尤其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好奇越来越少)。但《苏菲的世界》很巧妙,作者乔斯坦·贾德似乎在一开始就想到了这样的问题,他设了一系列圈套,也可以称为陷阱——艾伯特、席德以及少校的存在。人们可能不会对遥远国度的王室更迭好奇,但一定会对自己国家的某些社会新闻保持关注。我们可能无法忍受追寻哲学发展历程的苦难,但我们对于“到底是谁寄来的这些哲学课程”“席德是谁”“这些纸条或贺卡从何而来”保持极大的好奇,当面纱一个个被揭开,我们逐渐知道哲学老师是谁、席德是谁、少校是怎么回事,新的好奇继续鼓动我们:席德要如何“教训”自己的父亲?艾伯特的计划到底是什么?……好奇像一条钓线,而我们不由自主地跟随上边的诱饵前行,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游出了蒙昧的湖底,呼吸到了水面上名为哲学的空气。此时我不得不承认,身为高中哲学老师的贾德真的很有循循善诱的魅力。

 

这是一篇随笔,也可以称其为一篇推荐,尽管我好像已经剧透太多……但最吸引人的我没有说出,真正让我惊讶和颤栗的“细思极恐”都还完整地保留于你们的好奇心中。多亏现在的教育,孩子们能在和苏菲一样的年纪经受一场哲学的洗礼,读过之后,你也许依旧对哲学不感兴趣,也许开始点燃了心灵的火种,但我想贾德并不要求每个小读者都成为哲学家(要是那样世界恐怕会混乱掉),它只是一个引导,引导我们探索和思考人生本质和人生的终极意义。这样的探索不会有尽头,你会不断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但只要开始启程,那就达到了哲学的目的。只要开始追求并热爱智慧,开始渴盼和苏菲一起成长的过程,那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世界”的书写。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想给一个不正确也不错误的答案。

我是一粒星尘,而世界是我栖息的伊甸园。


评论 ( 5 )
热度 ( 37 )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Ehjnu | Powered by LOFTER